● 越野测试:
项目设置:
1/接近角、离去角分析
2/陡坡缓降感受
3/普通草地攀爬感受
4/含沙子成份的陡坡攀爬
5/交叉轴情况脱困性测试
Q5四驱结构分析:
厂商介绍:Q5和Q7采用一样的四驱结构,在中央差速器(差速锁)部分使用的是托森自感式锁止的差速器结构,前后桥的位置(轮间)不含机械锁止装置,是常规的开放式差速器,同时厂商宣称当出现轮胎打滑情况,电子辅助系统可以对打滑轮进行单独的防滑制动。
1/接近角、离去角分析
实际观察中,我们发现因为Q5车轮距离车头的长度相对于竞争对手GLK来说还是长了些,在接近角这个环节上,Q5优势并不明显。下杠是第一接触点,也许越野版那个金属前杠包围会解决擦碰心疼的问题。
Q5后杠的排气管并不突出,所以并不影响离去角,这也是Q5比GLK离去角大的优势所在(GLK的排气管突出)。
2/陡坡缓降感受
启动陡坡缓降非常简单,按一下即可,下陡坡时候,你可以通过巡航的手柄对下坡速度进行单位为1km的调整,在下降的过程中能看到Q5的ABS系统自己进行了越野模式。过程简单并且可靠,让人不紧张,我给满分。
★知识点:什么是越野模式的ABS
下坡时候,配合下坡辅助,ABS会延缓点刹的时间,让车轮能轻微抱死,这样在车轮前就能推起一个小土坎,能起到对下坡速度的抑制作用。
3/普通草地攀爬感受
这个项目纯是发动机扭矩的能力,结果不用说,Q5应付它肯定绰绰有余,当然了,这是在干草(附着力不错)的情况下,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。
4/含沙子成份的陡坡攀爬
我们带着速度去冲击和上面项目同样角度的沙坡,但是这次就和发动机扭矩能力无关了,Q5直接趴窝在半路上。城市轮胎还是没能力应付松软的沙地。所以,以后Q5用户在爬坡时候注意观察下坡道附着力,遇有沙子情况,不要尝试。
5/交叉轴脱困性的展示
越野车的脱困性是一个重点考察的目标,这次我们选择潮白河的一个斜坡,把Q5慢速行驶到斜坡上,制造出来一个交叉轴且需要向上攀爬的情景。
Q5在上斜坡的过程中会面临交叉轴的难点,虽然最终完成了项目测试,但Q5在这个项目的脱困并不顺利(我们尝试了所有能用到的模式,包括关闭ESP等)。
我观察的结果是电子辅助系统对打滑轮胎制动力度很弱,和Q7那种锁止效果相差很远。我们分析是因为Q5是第一款用双离合的奥迪越野车,如果彻底锁止打滑轮可能会对双离合系统负荷较大,所以就为了双离合的其他优势妥协掉越野的脱困性了。
总体来说,我们对于Q5的越野脱困性能不满意。
下面是Q5 3.2在交叉轴脱困测试项目中的表现视频:↓↓↓
更多精彩视频,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
据悉啊,新款宝马iX3已经确定会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车展上进行全球首发,目前呢,正在做最后的润色工作,就等着闪亮登场啦。其实这款电动SUV的开发那可是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了,从纽博格林赛道测试的最新图片来看,原型车的前大灯和尾灯设计,基本已经是最终确定的模样了,那现代感十足的LED照明特征,你说看着识别度高不高!
今年比亚迪的新车真是一波接着一波,感觉就没停过,昨天海洋网的中大型SUV海狮07 DM-i也上市了。猛地说海狮07 DM-i,你是不是有点懵?不知道这车啥定位?其实这车就是王朝网唐DM-i的“兄弟”车型,也就是以前的护卫舰07 DM-i,以后海洋网的SUV都改叫海狮了,后面数字区分尺寸大小。
理想你这是想让司机都下岗啊!大家端到端大模型都还没研究明白呢,你就已经弄上司机大模型了?昨晚,李厂长又搞事情了,在第二季的AI Talk 上,着重讲了什么是VLA司机大模型,直接把我看呆了。
首先这车终于有姓名了,叫ELEXIO,据说是由北京现代团队打造的,合资公司主导,不是直接从海外弄过来的,模式上类似东风日产的N7。
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,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,将是零跑从“技术先锋”迈向“主流品牌”的关键跨越。